小夜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小夜灯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长渠通南北 润泽千万家种植

发布时间:2020-04-19 13:18:30 阅读: 来源:小夜灯厂家

长渠通南北 润泽千万家

初冬时节,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横无际涯。

12月12日,清冽的汉江水从陶岔渠首汩汩流出,一路逶迤北上。它过长渠、钻涵洞、穿黄河、跨铁道,从南方秀美的山岭来到广阔的华北平原,历尽千里奔波,最终抵达终点:北京团城湖。

从1952年提出“借水”设想,到62年后梦想成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砥砺奋进一甲子,世纪工程终于成为现实。

调水逐梦六十载

1952年深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京考察。站在黄河边的邙山上,毛泽东留下这样的感慨:“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如果说在上世纪50年代,南水北调尚且只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长远蓝图,到了21世纪,黄淮海流域严重缺水的现实,已经让南水北调变得迫在眉睫。

国际上,通常以人均1000立方米作为缺水警戒线,人均水资源量在500至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小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只有450立方米。

实际上,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来看,黄淮海流域水资源总量本身就偏低,仅占全国的7.2%。与此同时,这一区域又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均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分布有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城市40多个,用水刚性增长的需求不断增加。

缺水,给华北人民带来沉痛的记忆:

--黄河下游1972年至1999年28年间有22年出现断流,90年代更是几乎年年断流;

--“华北明珠”白洋淀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15年干涸,有些年份淀里干得“底朝天”,宽阔的湖底竟跑起拖拉机;

--海河流域内21条主要天然河流处于全面干涸状态,北京永定河三家店以下河道长年断流,河道内土地沙化,遍布沟壑。

几十年来,华北地区城市用水挤占农村用水,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直到用尽了地表水,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地下,靠大范围超采地下水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在发达国家,深层地下水多作为战略储备资源。而在我国,北京、河北、河南三省(市)的地下水供水比例全部过半,分别高达58%、80%和60%!

如今,黄淮海平原每年要超采地下水70多亿立方米,目前已累计超采1200亿立方米,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恶果已经产生。

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海水淡化成本又过于高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远距离调水成为选择,南水北调工程逐渐从纸面走向现实。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南水北调工程前期论证中,反复比选、权衡利弊、谨慎决策的思想贯穿始终。其间,参与规划和研究的科技人员超过2000人。相关主管部门先后举办95次专家座谈会、咨询会和审查会,与会专家近6000人次,包含水利、农业、地质、环保、生态、工业、工程、经济等各学科领域,为的就是选出最优方案……

2002年12月,国务院正式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水从哪里来?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每年约有94%以上的水量流入大海。从长江流域调出部分水量,缓解北方地区缺水是可能的。

在线路走向上,专家反复分析比较了50多种规划方案,逐步形成了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从目前缺水形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综合分析,中央决定,先期实施东线一期工程和中线一期工程。

其中,东线一期工程在京杭大运河基础上,主要向江苏、山东、安徽供水。中线一期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新开挖的渠道一路北行,向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供水。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仅占长江径流量的5%左右,低于国际上现行的调水量一般不超过河流总量20%的河流开发标准。而这宝贵的448亿立方米,相当于向北方地区增加了一条黄河水量,对于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形势,改善并遏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意义之大不言而喻。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举行开工典礼。一年后,中线工程正式开工。

长渠通贯漾微波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全长1432公里,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新建渠道一路北上。工程建设者们逢山打洞、逢河架槽、逢路设桥,向全线2385座各类建筑物发起攻坚战。

郑州以西约30公里的黄河孤柏湾处,水面波澜不惊,底下暗藏玄机。两个长达4.25千米的隧洞,从河床底下约30米处静静穿过。

这就是穿黄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

“穿黄不通,千里无功。”作为全线规模最大、单项工期最长、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复杂的穿黄工程,仅仅设计方案,就讨论了十多年。

在工程界,开挖隧道都采用盾构机掘进。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副总工程师程德虎感慨,黄河河底泥水混合,控制不好,刚刚掘出的隧道就会坍塌。同时,盾构机这个大家伙“头重脚轻”,特别怕“点头”,方向把握不稳,就会“往前栽”,一样前功尽弃。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句话用在盾构机身上最合适不过。从进口开始掘进,盾构机在河床下几乎是“摸黑前行”,只能靠各种精密观测仪器校正误差。否则,几千米外预设的钻出洞口就将作废,这其中要求的设计误差不能大于10公分。

最终,当盾构机从左右两个穿黄隧洞钻出洞口、迎来久违的阳光时,误差仅为2.9公分和4.1公分。

跨越千里,实现立体交叉。长江黄河,从此牵手相握!

中线工程遇到的“拦路虎”,又岂止一处。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境内的沙河渡槽,堪称世界第一大渡槽工程,总长度9050米。渡槽装满水后的容量为190万立方米,能装满约1000个标准游泳池。

与高铁架梁类似,沙河渡槽也需要把预制好的槽体架到梁柱上。然而,高铁一根梁重860吨,而沙河一榀渡槽重达1200吨。更困难的是,渡槽是U形,上壁为空,槽壁更只有35厘米厚,用普通吊机根本“无处下手”。

困难总比办法多。一种“槽上运槽”的技术应运而生,在35厘米宽的槽顶上架设专用轨道,后续的槽通过已经架好的槽向前运输,由此完成整个渡槽的架设安装。渡槽不断向前推进,轨道也向远方延伸……

不仅是隧洞、渡槽等大型工程,即便是看似简单的修建明渠,也要克服诸多困难。膨胀土,素有“工程癌症”之称。这种土晴天硬得像一把刀,雨天软得像一团稀泥。如果在膨胀土上直接修明渠,由于土壤反复膨胀收缩,很容易造成渠道隆起、开裂甚至坍塌。从渠首到终点,有近400公里的渠道要穿越膨胀土地区。

为了驯服这只“拦路虎”,专家组又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最终提出把膨胀土换填成水泥改性土,解决了“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难题。在正式施工开始前,单是现场试验就进行了5年……

问渠哪得清如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保护好这源头活水,是南水北调成败的关键。

早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伊始,中央就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的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

几个数字,揭示出当年污染物处理的窘境:中线工程开工初期,偌大的水源区一共只有5座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填埋场。大量城镇污水不经处理直排河道,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严重威胁水质安全。

为改变这一严峻局面,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水源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安排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74座,新建垃圾处理场98座,覆盖水源区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城镇。

水源区大部分属于秦巴山脉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方面经济要发展,一方面环境要保护,二者如何协调并进,考验着执政者的能力。

黄姜是一种其貌不扬的植物,却能提取出用于制造激素类药物的黄姜皂素,成为秦巴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水源区黄姜加工产业遍地开花,大小加工企业多达200多家,皂素生产能力达上万吨。

然而,黄姜加工又属于高污染行业,生产1吨皂素就要产生500吨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废水中COD浓度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300多倍。这个浓度比造纸、印染等行业的污染还大,号称“污染之王”。这些企业大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浓黑的废液肆意排放,严重污染水源。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中央和地方打出一套环保组合拳。先是制定黄姜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对不能达标排放的加工企业实施关停;同时加强废水治理的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环保升级。大浪淘沙。位于陕西省山阳县的一家黄姜加工企业不仅在调整中“幸存”下来,还依靠皂素清洁生产工艺把企业做强做大。如今,企业皂素年产能达到1000吨,年产值上亿元,带动当地种植黄姜的农民每户增收超万元。

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综合治理,水源区水质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从国家环保部门今年以来逐月监测的指标等来看,陶岔取水口水质达到II类要求,主要入库支流水质基本符合水功能区要求,汉江干流省界断面水质达到II类,实现了中线通水前水质保护总体目标。

水源地水质优良,如何保证千里输送的途中不出问题?

千里长渠,既是输送管道,又是天然屏障。中线干线新挖渠道与沿线河道全部立交,杜绝了沿途污染水质“混入”其中的可能。同时,总干渠两侧划定了水源保护区,通过植树造林、农业结构调整、园林绿化等手段,未来总干渠两侧将形成30至60米宽的绿色生态屏障,“护卫”长渠安澜。

即便是最棘手的突发情况,也制定了应急预案。例如,一旦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在跨越总干渠桥梁发生泄漏、爆炸、翻车等突发事故污染水质,可以分段关闭闸门,通过退水闸排出污染水体,避免“问题水”北上。

饮水思源且珍惜

秦巴山脉巍峨耸立,丹江汉水奔流不息。为了这千里调来的长江水,水源地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线工程取水,需要在原来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基础上加高坝体,由此增加淹没面积370平方公里,34.5万生于斯、长于斯的库区人民需要搬迁。这其中,最大的102岁,最小的才出生24小时。

尤为特殊的是,丹江口水库上世纪50年代动工兴建,60年代初开始移民,70年代大坝抬高,很多移民都已经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搬迁。

何兆胜是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村民,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一生辗转三省四地:23岁远赴青海,后返流淅川;30岁再迁湖北荆门,然后又返老家;2011年5月,由于丹江口大坝加高,70多岁的老人再次搬迁到太行山下的河南辉县。这次搬迁后,他再也没能返回老家,去世前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国家要用这块地,让俺搬,俺还搬……”

丹江口库区移民是继长江三峡移民之后最大的一次国家行动,34.5万移民任务主要在2010年、2011年两年时间内完成,平均每天搬迁500人,搬迁强度远超三峡。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大移民中,广大移民干部用自己的忠贞和奉献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有的儿女生病无法照看,父母去世无法尽孝,甚至妻子重病去世还丝毫不知;有的挂着输液瓶继续工作,甚至累倒在自己为之奋斗的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几年间,先后有18位移民干部牺牲在工作一线。

留下的是泪水,立起的是丰碑。

位于京石段的中线漕河渡槽已经转入运行期。每天,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保定管理处工作人员马骏都要和同事们在附近巡逻4次。

短短2000多米的渡槽,从南向北走一遍要三四十分钟。渡槽上没有任何遮阴的地方,夏日暴晒下很容易中暑,因此,藿香正气水成了巡逻必需品。而到了冬天,呼啸耳边的北风吹在脸上,仿佛刀割般疼……

每一滴送到受水区的生命之水,都凝聚着广大移民、库区群众、工程建设者和运行管理维护人员的努力与心血。

清水无言,却分明警醒我们:饮水思源,珍惜每一滴水。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先后通水,一张宏大的水网在中华文明腹地初现脉络:

--自东向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江河奔流入海。

--从南往北,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三条“天河”勾连互济。

“四横三纵”的骨干线网,支撑起华夏大地的水利大动脉,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长渠贯通南北,润泽万千百姓。一泓清水向北流,给干渴的北方带来希望、带来梦想……

兔子的养殖

火龙种植方法

言情小说

人体艺术大全